19511207323
当前位置:金华信息圈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本地生活

【武义20231115版02】蚌鳖鱼生态养殖模式实现“一水三收”

2023-11-15 13:28:40 来源:武义报 记者 叶菲 评论:0 浏览量:356

这是个广告

本报讯  今年珍珠蚌行情可谓是异常火热,不少农户都纷纷加入养殖珍珠蚌的行列,而传统的珍珠蚌养殖需要施重肥,容易导致水体污染。在我县王宅镇,一位农户创新引用了蚌鳖鱼生态养殖模式,不仅能够净化水质,还能“一水三收”。

  走进王宅镇蓬桥头龟鳖养殖场,宽广的水面波光粼粼,一排排用塑料瓶做成的浮漂浮在水面上,蚌农正驾驶着小船将串上胶丝绳的珍珠蚌幼苗悬挂在距离水面30公分左右的深度吊养。养殖场负责人梅叔洪告诉记者,今年他将整个池塘改造成了立体养殖生态系统,第一层为珍珠蚌苗,每一个珍珠蚌苗每天都能够过滤40升左右的水,相当于整个池塘的天然净水器。与此同时,在珍珠蚌幼苗的下方还套养了青鱼、鲫鱼、中华鳖,由于珍珠蚌爱吃藻类,产出的杂质恰好能够为鱼类和鳖类提供饵料,而鱼类、鳖类产生的排泄物又正好可以为藻类提供养分,这种养殖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,还能够保障水质,达到水产效益最大化。梅叔洪说:“我们以前光养鱼和养鳖有很多肥水都利用不起来,现在养殖了珍珠蚌,不仅可以利用这些肥水,还可以净化水质。”

  在珍珠产业内,素有“销售在诸暨、养殖在金华、蚌苗在武义”的说法,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我县现有育蚌池2.8万口,年产珍珠蚌苗近10亿只,占全国蚌苗销售的85%以上。以往单纯养殖珍珠蚌需要施重肥,容易导致水中磷氮含量超标,而通过“水生动物+贝类”的生态养殖模式能够实现经济和环保双向效益,农户仅需一口池塘,就可以有三份收入。

  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服务站站长黄方晓说:“蚌鳖鱼这一养殖模式值得推广。一方面通过养殖珍珠蚌,净化了水体水质,提高水产品品质,同时提高了生态效益。另一方面,这一模式充分拓展了水体的养殖空间,提高了亩产经济效益,一举两得。接下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推广生态养殖模式,帮助老百姓致富。”

温馨提示

1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金华信息圈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 565637602@qq.com 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删除处理

3、金华信息圈www.jhxxq.com仅提供资讯传递,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,不承担安全风险和法律责任

4、强烈建议:拒绝预付费用、选择见面交易、核验证照资质、签订交易合同

5、特别提示:提高警惕,谨防诈骗,遵守本站免责声明(点击查看)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19511207323
  • Q Q: 565637602
  • 微信: jhxxqcom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金华信息圈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浙ICP备2021034106号-1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5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